紙箱機械的工作環(huán)境是潮濕和高溫,某些設備還伴有沖擊負荷,因而在潤滑劑的選擇上主要考慮其抗乳化性、耐水性、耐熱氧化安定性及耐負荷性能。造紙機械上的潤滑點在原則上都是封閉的。造紙機濕段即流漿箱至壓榨部的各軸承都是用密封的軸承殼以防水浸入和潤滑脂溢出造成交叉污染。造紙機干段則因作業(yè)運行時的溫度較高而采用中心潤滑站以壓力輸送潤滑油到各處軸承進行潤滑和散熱。濕端的潤滑脂潤滑點多采用定期人工巡視檢查注、換潤滑脂的辦法,故潤滑系統(tǒng)往往指干段的中心潤滑站及全部輸、供油管道及注油裝置。
造紙機干段的潤滑站通常在標準通用型號中選用,能在濾油能力方面及油溫控制能力方面較強者為佳,如有磁濾器及恒溫控制則更適宜。潤滑站的輸油量通常應按各潤滑點散熱需要來計算。
這是紙箱機械行業(yè)發(fā)展變化的另一個落腳點,代表紙箱包裝的發(fā)展方向,將使紙箱生產進入專業(yè)化分工合作的新時期 瓦楞紙板后加工設備是紙箱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中小企業(yè)都在改造和加強后加工設備,把原來加工紙板的小設備去掉,按市場業(yè)務量重新配置和強化后加工設備,從根本上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模式,使紙箱質量全面提高。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我國加入WTO后的市場需要。
由于我國產品包裝長期以來只強調外銷包裝的質量。今后,我國同國際接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內外銷產品包裝的質量將日趨一致。在發(fā)展后加工設備的技術、工藝、檔次等方面應該引起行業(yè)的重視。例如蘇州吳中三元紙盒廠是一家典型的村辦小而全企業(yè),原來加工紙箱有單面機、單機,后加工、印刷、開槽、釘箱等機器,也都是國產設備,一年產值三五百萬元。老板動腦筋,把國產小設備統(tǒng)統(tǒng)處理掉,從臺灣購進一臺小型印刷開槽機,一臺自動釘箱機,使用高檔線加工的紙板,通過后加工的紙箱,質量不亞于用高檔生產線生產的產品。產品質量上了檔次,企業(yè)很快發(fā)展起來,產值擴大到2000多萬元。這是對后加工設備投資改造的成功典型。